Ming Wooden Polychromed Guanyin

3500000USD
300000USD
SKU:
W11
Available:
In stock

佛教於第一個千年初期從印度傳入中國。 這尊雕像代表慈悲的菩薩,被稱為觀世音菩薩(或中文觀音)。 菩薩最初被描繪成佛陀的侍者,但越來越多地以自己的身份受到崇敬。 菩薩通常身著精緻的服裝,是覺者,他們選擇延遲進入涅槃,以幫助其他有情眾生結束生死輪迴。 Avalokiteshvara 可以通過頭飾上出現的小坐佛來識別。 此像在中國非常受歡迎,據估計,到了唐代,其像的數量超過了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像的數量。 雖然佛經沒有具體說明菩薩的性別,但早期的例子往往是男性。 從宋末(1279 年)開始,這種趨勢發生了逆轉,到了明朝,這種形象顯然是女性化的。

在這個雕塑中,觀世音菩薩坐在一個類似於樹幹的雕刻底座上。 人物的左腿向下放置,擱在突出的底座上。 右腿在架子上向內彎曲,露出腳底。 手臂的位置,一隻舉起,一隻放下,給人物帶來了令人愉悅的視覺平衡。 手腕上戴著紅色手鐲,雙手拇指輕輕靠在中指上。 其他傳統特徵也出現了,例如拉長的耳朵和額頭上象徵理解的點(urna)。 閉著的大眼瞼使面部表情特別安詳。 整體效果是一種巨大的平靜和冥想。

Circa

1368 AD to 1644 AD

Dimensions

39.5″ (100.3cm) high x 24″ (61.0cm) wide

出處:

這尊雕像的來源,原為美國著名古董商的著名收藏